白菖



白菖
(《别录》)
【异名】泥昌(《雷公炮炙论》),水昌、水宿、茎蒲、水菖蒲(《别录》),溪荪、兰荪(陶弘景),地心(《石药尔雅》),泥菖蒲(《纲目》),蒲剑(《草木便方》),水八角草、家昌蒲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臭蒲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大叶菖蒲、土蒿蒲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植物白菖蒲的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菖蒲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横卧,肥厚,白色带紫。叶根生,长剑形,长50~80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渐尖,叶脉平行,中脉显著。花茎扁平,佛焰苞叶状,极延长,长约与叶等;肉穗花序柱状,无柄,长约4~7厘米,宽约1厘米,淡黄绿色,密生细花;花两性,花被6,广线形,膜质透明,先端淡褐色,长约2毫米;雄蕊6,与花被片等长,花药黄色,花丝白色,扁线形;雌蕊1,子房长椭圆形。浆果熟时红色。花期5~6月。果期6~7月。
生长于水边及潮湿地。分布几遍全国。
【采集】全年可采,但以8~9月采挖者为良。挖得后,洗净,除去须根,晒干。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.5~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。
【药材】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,少数分枝,长5~20厘米,直径至2.5厘米,外表棕色,有细的纵皱纹,上面节部有三角状的叶痕,左右交互排列,在节的脊线上通常残留棕色的鳞状毛,下部有细根或根痕;去皮的生药则叶和根的痕迹都不显著。折断面灰褐色或暗褐色,组织松软。香气特异而显著,味苦而辣。以根茎粗大、表面黄白色、去尽鳞叶及须根者为佳。
主产湖北、湖南、辽宁、四川等地。此外,黑龙江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广东、广西等地亦产。
【炮制】拣去杂质,洗净,稍浸泡,润透,切片,硒干。
【性味】苦辛,温。
①《别录》:"味甘(一作'甘辛,温。'),无毒。"
②《上海中草药手册》:"苦辛,温。"
【功用主治】化痰,开窍,健脾,利湿。治癫痫,惊悸健忘,神志不请,湿滞痞胀,泄泻痢疾,风湿疼痛,痈肿疥疮。
①《别录》:"主食诸虫。"
②陶弘景:"主风湿咳逆,去虫,断蚤虱。"
③《本草图经》:"捣末,油调涂疥瘙。"
④《岭南采药录》:"健胃除湿,煎水洗疥癞。"
⑤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助消化,消积食,止腹痛,治痢疾,又治风湿疼痛。"
⑥《东北药植志》:"散痈肿。"
⑦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镇静安神,化痰,健胃。治癫痫,耳鸣,听觉不灵,胸腹胀闷。"
⑧《吉林中草药》:"芳香通窍,和中辟浊。治神昏,耳鸣,健忘,湿滞气塞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钱;或研末装胶囊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【宜忌】阴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