^a亮菌甲素 ^bArmillarisin A
有效成分: ^a亮菌甲素 ^bArmillarisin A
异名: 假蜜环菌甲素
化学名: 2H-1-Benzopyran-2-one, 3-acetyl-7-hydroxy-5-(hydroxym-ethyl)-
结构式: str-0104
分子式/分子量: ^aC↓12H↓10O↓5; ^b234.20
临床: 用于治疗胆道运动障碍的疾病, 如: 胆结石、胆管炎、胆囊炎等有较好疗效。
成分分类: 黄酮, 香豆素及类似物
物理性状: 淡黄色长方形板状结晶, 熔点245-246°(分解), 在稀氨水中呈蓝色荧光. UVλ↑EtOH(50)↓maxnm (logε): 254(3.90)., 283(3.65), 368(4.23), 427(4.21)↑[1]
来源: ^a白蘑科真菌^b假蜜环菌 Armillariella tabescens (Scop. ex Fr.) Sing. ^c菌丝体↑[2]。
作用: 对胆道系统具有多方面的效应。无论十二指肠给药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, 均能使动物肝脏的胆汁分泌明显增加; 对家犬胆管十二指肠联接处的括约肌起松弛作用, 又能降低十二指肠怯力。所有这些效应, 对胆道系统的压力起了很好的调节作用, 使胆汁能顺利地排至十二指肠。对于一些胆道运动障碍的疾患、胆道内小的结石、胆管及胆囊的炎症, 能起良好的作用, 并有较好临床效果↑[3]。本品毒性较低。腹腔注射, 小鼠LD↓50为980mg/kg↑[3]。
参考文献: 1. 微生物学报 14(1):9, 1974 2. 江苏新医学院: 中药大辞典 3532, 1977 3. 南京药物研究所: 科研资料汇编 51: 68, 1978
用途分类: 利胆, 治疗肝病, 毒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