^a黄常山碱甲 ^bα-Dichroine

有效成分: ^a黄常山碱甲 ^bα-Dichroine

异名: α-常山碱 Isofebrifugine (异退热碱),Isofebrifugine (异黄常山碱)

化学名: 4(3H)-Quinazolinone, 3-[(octahydro-2-hydroxyfuro [3, 2-b] pyridin2-yl) methyl]-

结构式: str-0416

分子式/分子量: ^aC↓16H↓19N↓3O↓3; ^b301.34

临床: 抗疟疾药。

成分分类: 生物碱类

物理性状: 熔点129?130°(136°), [α]↓D=31℃ (乙醇)。物性和黄常山碱乙相似, 只是在氯仿和丙酮中的溶解度比后者大。

来源: ^a虎耳草科植物^b黄常山 Dichroa febrifuga Lour. ^c根, ^c叶[1,2]。

作用: 1. 抗疟: 鸡疟试验血片检查表明, 本品20mg/kg 剂量能使疟原虫显著下降, 约相当盐酸奎宁的剂量。疟原虫几乎消失的剂量约为40mg/kg, 亦与盐酸奎宁相当↑[3]。 2. 其它: 静脉注射时, 能降低麻醉犬血压, 呼吸无显著变化, 脾、肾容积增加,心收缩振幅减小, 亦可抑制离体兔心, 故血压降低可能是由于内脏血管扩张及心脏抑制所致。对麻醉犬在位子宫、妊娠兔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, 对未孕子宫作用不肯定, 对猴的降压与收缩子宫的作用与等剂量奎宁相似↑[4]?3. 毒性: 小鼠口服可引起腹泻, 甚至便血↑[5]。鸽静脉注射能引起呕吐, 氯丙嗪能推迟而不能阻止其呕吐的发生↑[6]。

参考文献: 1. J. Amer. Chem. Soc. 70(5):1765, 1948 2. C. A. 76:32240p, 1972 3. 吴云翼等: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会摘要 Ⅰ: 29, 1956 4. 生理学报 20(1):30, 1956 5.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会摘要(药理) 32, 1956 6.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(3):253, 1957

用途分类: 抗疟, 作用于子宫(催产,子宫出血),降血压,毒性